• 壹定发(EDF)

    新闻中心

    《光明日报》头版-来自开放创新的成绩单

    • 分类:媒体报道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8-14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位于江苏东部的苏州工业园区,278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强大的能量。

      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带来重大影响,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90亿元,同比增长2.1%;进出口总额3052亿多元,增长4.5%;注册外资和到账外资为20.7亿美元、12.8亿美元,分别增长149%、196%。

      漂亮的成绩单,令人惊喜。苏州工业园区为什么能?答案简单而又深刻。

      因为开放创新。作为苏州开放创新的主战场,园区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勇于挑战极限,善于抓住机遇,最终落实到开放创新这个中心点上。这或许就是园区在错综复杂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密码”,也是最有力道的一张“王牌”。

    《光明日报》头版-来自开放创新的成绩单

    【概要描述】位于江苏东部的苏州工业园区,278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强大的能量。

      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带来重大影响,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90亿元,同比增长2.1%;进出口总额3052亿多元,增长4.5%;注册外资和到账外资为20.7亿美元、12.8亿美元,分别增长149%、196%。

      漂亮的成绩单,令人惊喜。苏州工业园区为什么能?答案简单而又深刻。

      因为开放创新。作为苏州开放创新的主战场,园区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勇于挑战极限,善于抓住机遇,最终落实到开放创新这个中心点上。这或许就是园区在错综复杂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密码”,也是最有力道的一张“王牌”。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光明日报》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8-14
    • 访问量:0

    作者:本报记者 苏 雁 刘 梦 陈 雪 史薇薇《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4日 01版)

      
      位于江苏东部的苏州工业园区,278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强大的能量。

      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带来重大影响,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90亿元,同比增长2.1%;进出口总额3052亿多元,增长4.5%;注册外资和到账外资为20.7亿美元、12.8亿美元,分别增长149%、196%。

      漂亮的成绩单,令人惊喜。苏州工业园区为什么能?答案简单而又深刻。

      因为开放创新。作为苏州开放创新的主战场,园区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勇于挑战极限,善于抓住机遇,最终落实到开放创新这个中心点上。这或许就是园区在错综复杂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密码”,也是最有力道的一张“王牌”。

      超前布局,开放创新注重高质量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C19栋三楼,“叮!”电梯门打开,迎面是壹定发(EDF)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余强笑意盈盈的脸庞。

      余强是2010年回国,正在潜心研发我国第一款(DPP-4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原创药,现在已进入临床三期。“我们计划建设一个集新药实验室、总部基地和制剂厂为一体的产业基地,选址已经有了眉目,面积估计有30亩。”余强说。

      “2019年,园区的三大新兴产业产值达2030亿元,有些企业要建研发生产基地,有些企业要科创板上市,都有用地需求。”苏州工业园区经发委主任王学军介绍。

      一家企业要想在苏州工业园区用地,签订一份《土地出让合同》只是第一步,还需要签订一份《产业开展协议》。先挂牌出让10年期的土地使用权。10年出让期满前,企业要经受一系列严格的“考试”,按照《产业开展协议》履约考核,视企业的投资强度、达产时间、亩均税收等情况,再考虑是否出让后半段“N年”土地使用权,总出让年期不超过30年。

      产业用地分段弹性年期(10+N)挂牌出让模式,既降低了初创类企业取得土地的成本,又实现了政府对土地出让后期监管。

      园区的土地越来越“金贵”,与苏州工业园区的超前布局密不可分。

      要想用地,请先优秀。

      苏州工业园区早就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三大计划”,超前布局的新兴产业纷纷进入收获期,人工智能等三大新兴产业陆续在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集中了全国约三成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近三年获批的生物一类新药临床批件数在全国同期占比约22%。

      园区并不满足现有成绩,在招商引资中进一步加大对外资“头部企业”的招引力度,实现高层次产业招引和培育齐头并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流是企业复工复产路上的拦路虎。苏州工业园区在组织包机运输的同时,充分发挥园区自主培育的民营企业——中欧卡航的作用,缓解了园区企业的物流难题。一般来说,欧洲到中国的通道主要是航空、海洋、铁路。中欧卡航开辟了客车运输“第四通道”,从苏州到德国门对门一般只需15天,最快时只需10天,成本比空运节省近四成。

      “时间和成本是物流的决定因素。”中欧卡航公司副总经理唐虎透露,顺利获得苏州援疆工作组牵线搭桥,霍尔果斯将中欧卡车航班列入其优化营商环境21条,持续优化中欧卡航通关便利化服务。

      疫情期间,园区税务部门执行出口退税便利化、容缺受理承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外贸、促生产。今年上半年,园区税务部门共为2318家企业审批出口退(免)税。

      由不可能到可能,苏州工业园区打破常规,营造“小环境”,对接“大环境”,开放创新和高质量开展的理念,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不断助推科技创新浓度提升。

      聚焦问题,开放创新强化用心服务

      罗氏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在计划投入运营之际,却遇到了进口牛血清、人血清等生物原料受阻的问题,如果问题不能解决,这家公司高附加值的诊断试剂将无法从德国转移到苏州召开研发和生产。

      “这件事涉及很多部门,靠我们一家一家跑,时间长、难度大,相关规定还是空白。”罗氏苏州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的事,就是园区的事。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和罗氏苏州坐在一起,反复沟通,分析诉求,明确“堵点”和努力方向。经过努力协调,中德双方于2018年5月,正式签署关于中国从德国输入牛血清白蛋白检疫工作安排的备忘录。罗氏成为现在国内第一家能够从德国进口牛血清白蛋白用于生产的公司。

      2019年9月,海关总署复函南京海关,允许罗氏苏州在符合输华入境卫生检疫要求下,进口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人血清产品(不包含阳性非灭活),为罗氏苏州的持续稳定生产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罗氏在园区设立亚太诊断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又增资投入了组织诊断和系统试剂项目。

      企业的信任,来自园区持续不断推进的企业全生命周期专业化服务。“近年来,随着园区产业能级的不断提升,不少企业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旦企业提出,我们就要协助企业共同去寻求解决方案,扎扎实实实行企业服务。”苏州工业园区投资促进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雪说。

      1月9日,园区海关推出高端制造业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以进一步增强高端制造产业竞争力。苏州京隆科技、群策科技等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关联企业,这些产业链上的企业,将实施整体监管、全程保税、便利流转,共享政策红利。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副关长周明晨透露,此项改革即将增加以友达光电为龙头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产业链。

      有专家评价,像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这样的创新,最能解决外企扎根的问题,因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开展的“难点”和“痛点”。

      “制度化创新、差异化探索,一定是围绕产业来的。”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扬澄说。

      借助园区海关和自贸区综合协调局推出的“关助融”,康纳机械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很快就完成了纯信用贷款流程,获批上千万元,实际利率低于市场水平近七成。依托园区出台的专项政策,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从国外成功进口国内未注册的医疗器械,实现产品心脏体外自动除颤仪的升级。

      苏州工业园区从产业开展实际入手,在一些重点行业和细分领域,在小切口上形成最优的产业生态、最有竞争力的政策条件。

      飞利浦医疗(苏州)有限公司质量法规总监李欣说,飞利浦在苏州工业园区年均增长超过14%,这在国外市场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飞利浦的资本、人才、管理授权都在向飞利浦中国倾斜和集中。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首席执行官万豪敦就说过,“中国是飞利浦的第二故乡”。

      今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增117个外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约75%。园区用心有多少,进驻企业信心就增加多少。

      抢在最先,开放创新基于精神力量

      自20世纪90年代凝练而成的“园区经验”,与“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共同形成了苏州干事创业的“三大法宝”,其核心内涵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

      园区是中国的一块改革开放“试验田”,园区人的基因里,始终保有“抢在最先”的紧迫感和“创新探路”的使命感。

      为探索形成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双向开放格局,园区于2015年12月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2019年4月,创建“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为全国“走出去”企业进一步给予集成化、专业化服务。

      受疫情影响,园区引导企业加快多元化市场布局,优先考虑在日韩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打开外贸市场。

      1至6月,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完成“走出去”项目27个,协助企业完成海外投资10.3亿元。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创建至今,已有助于309家中国企业到53个国家进行投资布局,协议投资额累计达104亿元,其中有148家企业在“一带一路”的2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179个项目。

      园区坚持在开放环境下搞自主创新,深入谋划创新驱动开展的新路径。今年6月,启动建设总投资200亿元的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启动编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十四五”规划,力求在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做到整体与国际同步,局部实现超越。加快建设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为一体的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

      在开放格局中,园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持续增强。港交所上市新规实施以来,大陆赴港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一半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委员会将园区列为全球纳米领域具有国际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

      人才的支撑,是园区开放开展的不竭动力。

      八年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田旭升入职壹定发(EDF)生物医药公司。八年来,他不断在原单位工作,并成长为公司骨干。“从未想过离开这座城市。”田旭升说。

      园区的魅力,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创造的多项“第一”,更关键的是为各类人才给予了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面向未来,园区将用更大程度的开放赢得开展新空间,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高端人才创业的首选地,以及国际先进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主动扛起“再造一个新园区”的大旗。

      (本报记者苏雁刘梦陈雪史薇薇)

    壹定发(EDF)喜获江苏省双创人才“双黄蛋”

    壹定发(EDF)喜获江苏省双创人才“双黄蛋”

    江乡临小满,暖气动螽斯。近期,2024年江苏省“双创计划”入选结果正式公布。壹定发(EDF)人才团队喜获“双黄蛋”:首席科学官王彤博士引领的核心团队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双创团队”,是生物医药领域苏州唯一一家“创新团队”;首席医学官赵家宏博士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双创人才”。 江苏省“双创计划”主要聚力引进资助“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领域紧缺人才,支持重点领域的新技术开展,是江苏省人才工作的重要品牌工程。该计划围绕江苏省优先开展的重点产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有助于经济快速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彤博士去年刚荣获江苏省“双创人才”,本次又带领公司核心团队荣膺江苏省“双创团队”荣誉,充分体现了公司人才团队的持续创新力。王彤博士作为壹定发(EDF)首席科学官,具有二十余年美国顶级药企和实验室的全链条药物研发与管理经验,是一位能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有助于新药产业的战略科学家。加入壹定发(EDF)以来,取得了各级科技领军人才称号,同时给公司带来了创新性的思维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并形成完备的新药开发与产业化平台,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加快推进新药产品管线的开发,主导的核心产品管线中一类降糖新药森格列汀已上市销售。 “双创团队”核心成员赵家宏博士本次还取得了江苏省“双创人才”的荣誉。赵家宏博士作为壹定发(EDF)首席医学官,拥有20余年药物临床试验和团队管理工作经验,是CDE外聘专家;在医学事务和药物的早期研发、临床开发策略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等方面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曾主导和参与了600余项临床项目;对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也颇有心得。加入壹定发(EDF)以来,全面负责公司的新药临床开发策略和路径、上市后拓展研究等重要工作。 “双创团队”核心成员中,卢芹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专业,副高级职称。她专注于生物领域研究成果丰硕,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获近10项授权发明专利,带领公司生物团队完成多个项目攻关任务,获园区领军等多项荣誉。欧阳振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研实验室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他在药物化学领域展示了卓越的学术和专业成就,曾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上发表了6篇高质量论文,展现了他在化学合成和药物设计方面的深厚功底。加入公司以来,欧阳博士多次运用“新颖的合成方法学”简化合成路线,不仅显著提升了新药筛选的效率,而且为公司在新药开发上节省了成本。 由这些创新人才团队组成的壹定发(EDF),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核心团队拥有几十年国际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从业经验,致力于优质化与差异化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公司凭借集成化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和多元化的商业视野,搭建了覆盖降糖、抗癌和自身免疫等丰富的创新药管线。
    2025-05-22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 “不聪明”的创业者余强,和他的糖尿病新药森格列汀

    壹定发(EDF)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强,这位从北京大学走出来的化学博士,曾在本世纪初在美国创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后回国创办了壹定发(EDF),并研发出2型糖尿病新药、新一代DPP-4抑制剂森格列汀,如今已获批上市。
    2025-04-16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医药产业园C11幢1楼

    电话: +86-512-62956960(人力资源)

                  +86-512-62956961(市场营销)

    邮箱:hr@inutoy.com

    Copyright © 2022  壹定发(EDF)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0655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  SEO导航